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康复医学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山东省立医院针灸理疗康复科 三伏贴开始啦!!!

发布时间:2019/7/3 15:24:50
字号:
+-14

  啥是三伏贴?

  所谓的三伏贴疗法,其源自于清朝,又名天灸,可治疗多种冬季常见病、多发病。只要在一年当中最炙热的3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贴上膏药,到了秋冬就可以轻松告别以往的老毛病。古代和现代中医师皆指出确实有其疗效。

图片5.jpg

  一、治疗原理

  1、方药作用:中药穴位贴敷通过

  药物的发散走窜,借助腧穴,透入肌肤,凭借诸穴部位对药物进行吸收。

  2、经络腧穴作用: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和偏衰,以达到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3、节气作用:“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二、治疗作用

  三伏天贴敷药物经穴位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不仅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起到“药穴同疗”的作用。

  比如三伏贴配方中所用的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还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降低过敏发作几率,也减轻过敏症状,姜汁则具有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综合使用有助改善气喘。

图片6.jpg

  三、适应范围

  中医所指的虚寒性疾病都可以!

  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膜炎、网球肘炎、老寒腿、肩周炎、颈椎病、腰部疾患、四肢凉、老年畏寒症等骨关节疾患。

  3、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腹部淋巴结炎等。

  4、宫寒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习惯性流产、男科病、妇科病等。

  5、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腹部淋巴结炎、发育迟缓、脾胃虚寒、寒性腹泻、习惯性腹泻、过度肥胖等。

  6、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

  四、贴敷时间

  1、预防性贴敷(病症较轻,病程短者)

  三伏时节,每十天贴敷一次。

  2、治疗性贴敷(病症较重,病程较长者)

  除三伏时节,每十天贴敷一次外,夏季还应做伏前(夏至)、伏后(处暑)节气贴。

  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

  伏前加强:2019年6月21日~7月5日;

  初伏:2019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7月31日;

  闰中伏:8月1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末伏加强:8月21日~8月30日。

  五、注意事项

  1、“三伏贴”不是包治百病,也不是人人适合,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需要辨证施治。虚寒体质者适合冬病夏治,这类人比较怕冷、常会觉得手脚冰凉,特别在冬季容易患呼吸系统的疾病,但对于火旺者和热性疾病而言,相当于火上浇油。

  2、贴敷的药膏中含有麝香等芳香辛窜药物,有损胎儿生长发育,孕妇是禁忌。

  3、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皮肤疾病者、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三伏贴”则会加重病情。

  4、儿童体质千变万化,不能随意贴药。

  5、“冬病夏治”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健康人可以扶阳气,有病史者可以缓解症状和减少发病次数,但绝不是根治性手段,原本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6、三伏贴正确取穴、因病施治,但要注意远离空调、少吃冷饮等。

  一般三年为一大疗程,一年为一小疗程。三伏贴并非一贴就灵的灵丹妙药,三伏贴贵在坚持,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收到好的疗效。

  地点:山东省立医院门诊楼六楼 针灸理疗康复科

  联系电话 68776596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山东省立医院妇科始创于1902年,是国家首批、山东省最早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首批山东省重点专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科,目前为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微创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省医学会宫颈学组组长单位。本科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专科,包括妇科肿瘤、普通妇科、妇科盆底、妇科内分泌和生殖妇科等。科内拥有老中青人才梯队,人员年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合理。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