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战“疫”/健康科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皮肤科给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的皮肤防护指导

信息来源:小儿心脏科 韩波 发布时间:2020-03-10 浏览次数:
字号:
+-14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如何做好皮肤清洁、消毒及护理,如何防范与处置医用消毒剂及防护用品引起的皮肤伤害,是各级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遇到的实际问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皮肤科参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阶段皮肤科相关防护及诊疗规范》,经过适当修改,推出了以下皮肤防护指导,希望能够帮助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们更好地应对。

皮肤清洁、消毒与护理规范

(一)皮肤的清洁

1、面部清洁:面部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接触病毒颗粒的风险高。对于有化妆和擦防晒霜的人群,首先需要清洗前卸妆;其次根据肤质选择适合自己的洗面奶,在脸部快速而温柔地揉搓之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由于颜面皮肤较薄嫩,故正常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肥皂洁面。

2、手部清洁:是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环节。饭前、便前、便后,戴、脱防护用品前后、触摸“易感”部位或医护人员接触病患前后要洗手,接触污染物品之后也需要洗手。当手部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或肥皂联合流动水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清洗),已经洗好后的手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张擦干;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物且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剂(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时,注意使用期限及有效期。

(二)皮肤的消毒

1、彻底清洁是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皮肤消毒前要视皮肤的污染情况对皮肤进行不同的清洁。清洁或去污不彻底会影响消毒效果。

2、正确选择消毒剂的类型及使用浓度:以乙醇为例,乙醇在70%-80%的浓度时消毒效果最佳。经常应用乙醇进行手消毒,皮肤会因脱脂而干燥、粗糙,故可加入甘油等皮肤调理剂。

3、消毒剂要有足够的作用时间:不同的皮肤消毒剂所需的作用时间不同,通常为1-5分钟,或者以所用消毒剂彻底自然干燥为准。

(三)皮肤的护理

经历了上述皮肤的清洁及消毒过程后,皮肤的皮脂膜屏障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变得脆弱,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护理和保湿,容易造成皮肤伤害。因此,做好清洁剂消毒后应特别重视皮肤护理,做好皮肤保湿。

1、皮肤健康状态下:只需根据不同皮肤类型,选择含不同比例水、油、乳化剂的混合物作为保湿剂涂抹:

①干性皮肤:需选择含油及乳化剂成分较高的乳剂或霜剂;

②油性皮肤:需选择含少量油或乳化剂、比较清爽的乳剂和霜剂。

③混合性皮肤:主要表现为脸颊干燥,T区油脂分泌旺盛,宜分区选择不同保湿剂外用。

2、皮肤疾病状态下:在常规治疗所用外用药物以外,应针对破损的皮肤屏障涂抹皮肤保湿剂。一线医护人员,由于需要长时间使用防护设备,常造成皮肤干燥,建议可涂抹保湿时间比较持久且无刺激性的霜剂或乳剂,如维生素E乳膏,含有凡士林、尿素及神经酰胺的护手霜、润肤乳等。

消毒剂及防护用品引起皮肤伤害的

防范与处置原则

(一)消毒剂引起的

皮肤伤害及处置原则

1、过敏反应:主要见于对所含消毒成分过敏的特殊体质人群,常见表现是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常在接触部位出现,与皮肤接触的范围大体一致。对于空气喷洒使用,则多在面、颈等暴露部位出现皮疹,极少数通过吸入可以引起全身系统过敏反应。症状较轻时,多在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丘疹、水疱,甚至糜烂破溃,可在破溃后继发感染。

处置原则:

①首先停止使用可疑消毒剂,更换为其它非过敏产品。

②若皮疹较轻,可在停用3-5天后自行改善,无需特殊处理。

③若皮疹严重,瘙痒明显,可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等,外用中强效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有系统症状者可以给予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

④当有继发感染时,应局部或系统性使用抗生素。

2、皮肤屏障破坏与刺激反应:由于脂溶性消毒剂容易溶解皮肤表面皮脂膜,反复使用这类消毒剂容易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出现皮肤皲裂。如果继续使用时,消毒剂渗入皮肤产生刺激性皮炎。表现为反复使用该消毒剂后,接触部位瘙痒,皮疹可为红斑、丘疹、水疱、皲裂。

处置原则:

加强护肤润肤剂使用,其它措施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处理。

(二)防护产品引起的

皮肤伤害及处置原则

1、皮肤浸渍:手套、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产品往往为橡胶制品,如果长期穿戴,会因透气性较差致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发生浸渍,表现为局部皮肤变软、发白、起皱、脱皮等。

微信图片_20200310093028.jpg

手部浸渍与过敏

处置原则:

①选取型号适合的防护用具,确保穿戴松紧适度,待皮肤及防护用具消毒剂彻底干燥后再佩戴;

②佩戴防护用具前,局部外用含氧化锌或凡士林的护肤润肤剂,可使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脂质膜,保护皮肤减少摩擦、防止水化过度、隔离汗液及其他刺激;

③若有条件可适当增加手套等防护用具的更换频率,更换期间将汗液擦干,再次使用护肤润肤剂;

④穿戴结束清洁皮肤后及时使用护肤润肤剂;

⑤浸渍明显时可使用收敛剂如氧化锌乳膏等。

2、过敏反应:表现以及处置基本类似于消毒剂引起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3、机械损伤:主要指由于较长时间穿戴防护用品,皮肤组织受压、摩擦而出现的机械伤害。

微信图片_20200310093037.jpg

口罩压痕

常见部位有:与口罩绑带接触的颧骨、脸颊部、耳后,与口罩塑形处接触的鼻梁部,护目镜边缘,帽沿线,防护衣腰带紧束部位等。

常见表现有:压痕,擦伤、紫癜等。

处置原则:

①穿戴松紧合适的防护用品;

②穿戴时间不宜过长;

③穿戴前可以局部涂抹润肤剂,可利用薄型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或水胶体敷料进行局部减压,但应确认是否漏气,不得影响防护效果;

④压痕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持久或反复发生处或伴有皮下淤血时,可外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肝素乳膏等;

⑤皮肤破损处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外贴创可贴或纱布保护创面,一般要待痊愈后方可继续穿戴。

4、汗疱疹:又称为出汗不良性湿疹,表现为对称性发生于手和(或)足的大量小水疱,水疱位于表皮深层,略高出皮肤表面,可伴有瘙痒、刺痛或烧灼感。

微信图片_20200310093041.jpg

汗疱疹

处置原则:

尽量保持手、足皮肤干燥,手套等防护用品穿戴前可适当使用护肤润肤剂,穿戴时间不宜过长;皮损部位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5、继发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由于长时间穿戴防护用具,局部容易形成多汗、潮湿、温暖的环境,可能出现体癣、股癣、足癣等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可累及躯干、腹股沟、臀部、足部等处,表现为环状、半环状或不规则的红斑、丘疹、丘脓疱疹。

微信图片_20200310093045.jpg

股癣

处置原则:

可局部外用抗真菌药如联苯苄唑乳膏、酮康唑软膏等;如效果不佳或皮损泛发,酌情使用系统抗真菌药物,如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等。

6、痤疮样损害: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对皮肤的封闭及局部压力,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闭塞,加之高强度工作期间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等因素,均可能导致痤疮样损害或原有痤疮的加重。

微信图片_20200310093049.jpg

痤疮

处置原则:

注意劳逸结合,舒缓心理压力。可按一般痤疮治疗原则处理,每日至少温水洗脸2次,不要用碱性强的肥皂,合理选择面部清洁剂及化妆品,轻者外用抗生素类、维甲酸类等药物,重者可酌情口服米诺环素或异维A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