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院报>> 2024年1月 第8期>> 正文

第1期-7.png

病理科的故事:在微米间“明察秋毫”

来源:海报新闻记者 汪雪然 张一帆 发布时间:2024-04-11 字数:2425

  4微米,是病理科制成的病理切片的平均厚度。因具体活体组织大小以及病症情况不一,这层完整、均匀且薄如蝉翼的组织切片,会存在几微米的上下浮动。病理科的工作,就围绕着这些微小切片展开。

  科室窗口之外,是焦急等待的患者及家属;窗口之内,则是一丝不苟进行病理诊断的工作人员。

  是炎症还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病理科出具的报告直接决定着患者们的治疗方案。

  医生们谨慎再谨慎,只因这些切片之上对应着的,是一个又一个患者的命运。

  取得签字资格就要经过10多年的历练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中心院区的病理科,位于妇儿综合楼4层。从早上8点起,这间只有20平米的房间便开启了一天的忙碌。

  在匆忙往来的患者及家属眼里,病理科面向走廊的收发室是他们所能见到的全部。一面干净的玻璃分出两个窗口,一个负责收取送检的活体组织,一个负责出具病理报告。每份病理报告上面,最后都会有诊断医生的签字。这种签字资质并不是每一位病理科医生都有,它需要签字者具备相关病理专业背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姚志刚从开始学医,到手握那支签字笔,大概经历了14年。

  现在已经是病理科副主任的他,对第一次签字的场景仍记忆犹新。

  “不敢签。”姚志刚说,“上学的时候看过老师签字。那时我只是学生,是一位旁观者。但工作了之后,我要签自己的名字时,就要考虑诊断结果的对错,会给病人带来怎样的后果。”

  看到患者的病情得到对症的治疗,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这些都令他颇有成就感。

SL0111.png

  正在使用仪器观察切片的姚志刚

  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名曾被怀疑为患有WHO Ⅳ级的髓母细胞瘤的孩童。WHO是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恶性性质划分的不同等级,罹患Ⅳ级髓母细胞瘤的患者,其生存期一般仅为1-2年,甚至更短。

  孩童的父母找到了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病理科经过认真的分析,认为孩童所患的是WHO Ⅰ级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因为孩子的患处在第四脑室,这确实也是髓母细胞瘤容易发病的位置,先前关于髓母细胞瘤的报告结果是有依据的,但综合各项特征和组织形态,我们认为它不是。”从Ⅳ级恶性肿瘤到Ⅰ级良性肿瘤,意味着孩子将肿瘤完整切除后,基本上就达到了完全治愈。

  孩童的父母拿到报告那一刻,喜极而泣。

  类似的事情在姚志刚1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并不少见。“这份工作可以塑造一个人。”姚志刚郑重地说,“也让我更加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以及签字的意义。”

  病理报告背后不只是严谨,更有人文关怀

  对于病理报告,没有一位患者和医生希望看到的是恶性的结果,但病症往往就是残酷无情的。

  医生们清楚,将切片以及病理报告做得更加精细、准确,就是对患者的最大帮助。但身处患者接收结果的第一现场,病理科医生依然会经常直面让人不忍面对的场景。

  省立医院病理科技术室负责人苏贞辉至今对多年前的一件事记忆犹新。“有一位家属,患者应该是他的父亲。出来的病理结果不是特别好,当时他神色看着没什么事,拿着报告走了。过了一会儿,就听见科室外面发出一阵咣咣的响声。”

  在岗的病理科医生急忙冲出门,看到刚才那位家属神色痛苦,正趴在地上,用头猛烈地撞击地板。医生们第一时间跑到该男子身前将其扶起,耐心劝解,“我们告诉他,这个病可以通过服用靶向药来进行治疗,会得到好转。”经过医生们的开导,男子的情绪才逐渐好转,“看他没事了我们才放心,有时候患者及家属的这种情绪,真的需要医生的一个鼓励。”

SL0113.png

  每一份送检的切片上,都寄托着患者及家属的等待和期冀

  而让在收发室工作过的崔晓百感交集的,是一位曾经来递交穿刺检查的新手妈妈。“当时她还抱着尚在哺乳期的婴儿,大概四五个月大,送下病理之后孩子就有点哭闹,可能是饿了。”这位妈妈本想坐在收发室的椅子上给孩子喂奶,但显然是很不方便的,崔晓和同事便把母子二人领进了办公室。

  “当时看这位妈妈送的是关于乳腺的穿刺检查,我的心情就挺复杂的。本来,刚有了宝宝是个高兴的事,还喂着奶。如果是不太好的结果,那会给这个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崔晓叙述着当时的心情。

  新手妈妈是外地的患者,不方便再次来医院拿报告,于是病理科贴心地提供了远程电话查询。“结果挺令人高兴,是良性的乳腺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崔晓的眼中依旧流露着几分笑意,“患者来这里看病,我们也想在各方面尽最大所能帮助他们。”

  严谨认真的诊断态度,让诊断报告真实反映病情;充满温度的人文关怀,则温暖了患者和家属的心。

  做好病理诊断工作往往需要倾注一生精力

  当记者走入病理科的诊断室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趴在显微镜前聚精会神工作着的身影。不少人的头发已经花白,他们一丝不苟,时不时侧头认真地拿笔记录着。

  “很多人在病理科一干就是一辈子。之前有做到86岁才退下去的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主任林晓燕感慨道。

  “在省立医院,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病理医生,需要很多年的成长和历练。”林晓燕向记者介绍,首先,需要5年的临床知识学习拿到医师资格证,然后再进行3年硕士期间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证书,再就是进行3年的博士培养。所以,来到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工作的人员,开始工作的年龄大概在29岁至31岁之间,“来到病理科之后,还要经历规范化培训、亚专科培训等,从可以发门诊小活检,到发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报告,这又是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成为一名非常成熟的病理医生。”

SL0112.png

  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主任林晓燕

  2005年时,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仅有8位病理医生,但现在,该科室已经有31位病理医生。

  “愿意倾注一生在这份事业上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喜爱钻研病理学的林晓燕,乐于看到这个领域的人才欣欣向荣,“病理学其实是一个桥梁学科,一端连着临床的病患,另一端连着像分子生物学这类的研究,我希望能够把这些新的研究用在帮助病患上。”

  “我们愿意做中间这个桥梁,在方寸之间为患者的精准诊疗努力工作。”林晓燕说。

海报新闻记者 汪雪然 张一帆 济南报道